香港培正中學(英语:Pui Ching Middle School)是香港九龍何文田的一所中學,是香港頂尖傳統名校,為廣州浸信會在廣州創辦基督教書院。在中國大陸有「北有南開,南有培正」的美譽,在兩廣一帶共有8間分校,使用同样的校徽、校歌、校训、校旗、校色。

校史

早期

校歌

目前廣州、香港、澳門此三地的學校一般只唱誦第二版校歌的第一段,港澳分校一直以粵語唱誦。廣州培正在1984年獲當局復名後被換成了普通話,直至2009年才恢復廣州話

第二版

培正培正何光榮,教育生涯慘淡營。
培後進兮其素志,正軌道兮樹風聲。
萬千氣象方蓬勃,鼓鑄群才備請纓。
愛我培正謨謀遠,永為真理之干城。

校址三遷擇地良,適中都會和村鄉。
白雲高枕珠江帶,百粵東郊一廣場。
英俊青年資造就,飛鵬展翅任回翔。
愛我培正規模偉,實副其名允有光。

實施四育亦猶人,學生生活尤精神,
學生會社青年會,修養熏陶普大群。
時雨沾儒蒙善教,春風鼓鑄樂無倫。
愛我培正多仁愛,基督爲心一點仁。

民間歌謠

班別

在最多學生的時代,每級可分為信、望、愛、光、善、正、真、誠、忠、毅、培共十一班。隨學位減少,現每級只餘最多八班(信、望、愛、光、善、正,真,诚)。

級社

  • 1920年級
  • 1921年級
  • 1922年級
  • 1923年級
  • 1924 群社
  • 1925 勵社
  • 1926 奮志社
  • 1927 會仁社
  • 1928 樂群社
  • 1929 集益社
  • 1930 敬業社
  • 1931 競社
  • 1932 善群社
  • 1933 奮社
  • 1934 蔭社
  • 1935 覺社
  • 1936 翔社
  • 1937 藝群社
  • 1938 融社
  • 1939 鵬社
  • 1940 毓社
  • 1941 磐社
  • 1942 斌社
  • 1943 鋒社
  • 1944 昭社
  • 1945 毅社
  • 1946 雁社
  • 1947 虹社
  • 1948 建社
  • 1949 堅社
  • 1950 弘社
  • 1951 明社
  • 1952 偉社
  • 1953 誠社
  • 1954 匡社
  • 1955 忠社
  • 1956 瑩社
  • 1957 輝社
  • 1958 銳社
  • 1959 光社
  • 1960 正社
  • 1961 善社
  • 1962 旭社
  • 1963 真社
  • 1964 協社
  • 1965 耀社
  • 1966 皓社
  • 1967 恆社
  • 1968 仁社
  • 1969 昇社
  • 1970 謙社
  • 1971 剛社
  • 1972 賢社
  • 1973 勤社
  • 1974 基社
  • 1975 昕社
  • 1976 捷社/敏社
  • 1977 傑社
  • 1978 英社
  • 1979 榮社
  • 1980 穎社
  • 1981 勁社
  • 1982 駿社
  • 1983 凱社
  • 1984 智社
  • 1985 博社
  • 1986 晶社
  • 1987 德社
  • 1988 曦社
  • 1989 禮社
  • 1990 騰社
  • 1991 勇社
  • 1992 義社
  • 1993 學社
  • 1994 頌社
  • 1995 健社
  • 1996 頤社
  • 1997 啟社
  • 1998 鷹社
  • 1999 樂社
  • 2000 展社
  • 2001 慧社
  • 2002 亮社
  • 2003 信社
  • 2004 雄社
  • 2005 廉社
  • 2006 禧社
  • 2007 驁社
  • 2008 希社
  • 2009 軒社
  • 2010 迪社
  • 2012 卓社
  • 2013 翹社
  • 2014 雋社
  • 2015 哲社
  • 2016 創社
  • 2017 愛社
  • 2018 臻社
  • 2019 君社
  • 2020 奕社
  • 2021 盛社
  • 2022 潔社
  • 2023 悦社
  • 2024 恩社

著名校友

政界

工商界